图片加载错误
新闻详情

交互性图书,与读者产生深度共鸣

发布时间:2024-09-24 作者:孙珏 单位: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阅读量:6113

image.png

■受访人:刘文蕾(机械工业出版社生活图书分社副社长) 

□采访人:孙 珏(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近来,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很多中小学校设置了心理健康课程并且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一些心理服务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也纷纷行动起来,探讨如何为青少年提供科学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版人也加入进来,通过策划一些相关的图书科普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更好地成长。近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在该领域做了大量探索,先后策划、出版了《儿童情绪自控力工具箱》《小学生趣味心理学》《写出来感觉好多了》等图文并茂、适合孩子阅读的心理自助类图书,记者专程采访了该社生活图书分社副社长刘文蕾。

□请介绍下“青少年情绪探索系列”(共2册)选题研发、打磨的全过程?

■经过市场调研,我们会发现同类书有几个特点。一是重形式、轻内容。因为读者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所以会在表达形式上下功夫,如图文并茂,四色印刷。但个别图书也有形式大于内容之嫌,内容不够专业或者系统,文本组织不科学、知识点和案例可读性不高,等等,只能用漫画、插画等形式来掩盖。二是科普作者少,专家参与程度低。一些高校老师或者科研工作者,囿于社会评价体系的要求,很难躬身去做科普。这也导致我们现在不仅在心理领域,还有很多领域科普水平偏低、专业作者难寻。当然,相信这种情况也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改善。三是内容较扁平,交互性弱。从我们这两年的出版探索和实践来看,虽然这方面的图书策划也呈现出立体化、复合型的特点,但总体来看,还是相对偏平,在内容设计和阅读体验上,无法与读者产生深度共鸣和联结,“书是书、我是我”。提升图书的交互性,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图书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渠道变化带来的价格挑战,但更本质的,还是要回归到“把书读到生活里,学以致用”这个根本层面,让好内容被读到,好方法被用起来,让好书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策划出版的《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问题》套装版,畅销10万套,收到了比较积极的市场反馈。《写出来感觉好多了》这套书也很符合我们的策划初衷。这套图书是我们从美国引进的一套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充满创意的情绪探索手账。这套书结合以DBT为主的多种被广泛验证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图文并茂、创意十足的形式分享了200个有趣的小活动,让青少年可以通过涂画、粘贴、书写等多种方式“向内看”,平稳地穿越情绪激荡的青春期。

□复盘下来,做这套书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编辑力?

■在出版这套书之前,我们就引进出版过该作者的另外一本书《青少年情绪自控力》,当时就发现这个作者在向青少年做心理科普时,有一种驾轻就熟的能力:既有严谨的底层逻辑,又兼具活泼有趣的表达方式。我们在筛选这类图书时,发现这个作者还有一套适合青少年自己进行情绪探索的图书,而且在国外备受心理治疗师推崇。拿到样书后,我们根据内容主题进行了统筹规划,因为压力和焦虑的情绪常常相伴相生,我们就将原来独立的两本书变成了一套两册的套装书,满足青少年对于情绪探索的多重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打造这套书,我们约到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曹慧执笔翻译,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祝卓宏进行审校,同时也邀约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臧寅垠,海德堡大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家庭治疗师史靖宇,暂停实验室研究员张雷雷等专业人士进行审阅和推荐,以确保全书内容的严谨性、准确性和专业性。书名是读者对一本书最重要的感知点。在确定书名时,我们讨论了很久,最后还是一致认为应该突出这套书的“功能性”——写出来感觉好多了,即通过涂、写、画等疏导情绪的意义。在封面设计时,也着重体现情绪的流动性。让压力、焦虑等不同的“感觉”,就像水流一样穿过、流走。在整套书出版过程中,邀请专业的译者审校内容,来体现书“看起来的轻浅实则别有用心的内容设计”;采用相对轻盈的书名来化解负面情绪的沉重感;以简洁的封面效果体现“情绪流动与穿越负面情绪”的寓意,这些都是我们编辑力的体现。 

□该书出版后,采取了哪些营销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维度展开宣推工作。一是邀请书的作者与译者、教育圈意见领袖进行对话,分享如何更好地使用该书。并在之后进行视频切片传播,同时针对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推荐。二是进行会议营销,在相关的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安全等会议上,由译者进行图书的推荐。三是利用图书活泼有趣的形式,在小红书发起种草,跟进新媒体达人的触达和带货服务,同时做好电商平台的上架、维护等传统营销。

Baidu
map